2)(一百八十七)“逢打必败”和“逢打必逃”的故事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型潜艇“阳春丸”号(怎么听着这么象春药的名字呢?)。

  这艘“阳春丸”号“可潜水母舰”排水量351o吨,长85米,宽9米,拥有6具4o6毫米鱼雷射管,4具布置在舰,2具布置在舰尾,用于水面作战的武器是舰尾各一门152毫米大口径射炮和两舷各一门88毫米射炮。还有两门47毫米哈乞开斯机关炮。也是内燃机和电动机双动力推进系统,水面航13.节。水下5节,可以潜深至水下15米,一次携带8枚鱼雷出击,火力很是强大(水面作战可以和轻巡洋舰媲美了),日本人这么快就能仿仿制出和中国差不多地潜艇,应该说日本人还是很有些小聪明的。

  但由于日本人没有弄到中国潜艇的全部技术资料,好多技术细节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,再加上日本军方的特殊要求(水面作战能力要高,能够远航,携带的鱼雷要多,等等),导致这艘潜艇存在着很多严重缺陷,建成后日本军方并不看好,加上日本海军对潜艇这种武器极为轻视(这也难怪,当时地世界各国海军除了中国,都不太重视潜艇战术,在甲午年吃了中国的“坚甲**”的亏后,日本人也一心一意想拥有战列舰,根本不相信潜艇这种新兵器的作战能力),所以只建了这一艘就草草收场了。

  据日本水兵讲的,因为内燃机组功率的问题,“阳春丸”根本达不到原定的17节地设计航,而且耗油量极大,对“缺油少盐”地日本海军来说简直“难以忍受”。除了不好操纵(日本人没有给潜艇装平衡舵不知是为什么)以外,它的续航力也很低,活动范围十分有限,作为偷袭武器使用目标又太大,官兵们都管它叫“潜水油罐”,就可想而知它地性能了。

  中日开战不久,日本海军想试试它的作战能力,命令它出海采取“自由行动”攻击中国海岸,“阳春丸”的官兵们得令后十分振奋,出海那天还挂出了“扬帝国海军荣誉”的旗语,以期取得辉煌的胜利,“打出国威”。

  但事与愿违,“阳春丸”的数次出战不但没有取得任何战果,反而成为了日本海军的笑柄,落了个“逢打必败”和“逢打必逃”的“称号”。

  “阳春丸”第一次出击就遇上了北洋舰队的主力(就是攻击佐世保那次让萨镇冰看见又突然消失了的那艘日本“大型巡洋舰”),吓得一炮未就躲进了水里,本来是想去偷袭“龙扬”号建立功,可惜度太慢,无论如何也追不上“龙扬”号,最后因为燃油耗尽在海上漂了好多天,好容易挣扎着回到了日本,舰上的官兵吸取了这次行动的教训,为了节省油料,给“阳春丸”加装了两根临时桅杆,出海作战时先以风帆为动力,动偷袭时再开动动力系统。“阳春丸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jrwx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